Hooper Valerie

每个人的生命中,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,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。

【科普向】苏中/中苏·最接近爱情的时候

白嫖了许久的我决定用一个不同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白嫖生涯!

当当当——就是科普小栏目~梗没了怎么办?故事想不到怎么办?知识是钥匙,是答案!有了丰富的知识,那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!

以下都是精选的中苏蜜月期甜点~【当然,中国是指新中国,再往前的关系先暂且按下不表;当然,糖里有毒……】欢迎食用!如果喜欢,不要吝啬小红心吖;如果你发现了问题或者不确切的地方,也欢迎来找我讨论,我一定虚心接受指正。

如果有看上的梗,可以艾特我吗?tag里更新好快的,我怕看漏......

下一次(如果有的话)会选择整理中苏的刀子或者中俄的糖,大家想看哪一个请在评论中回复。

废话over,我们开始→


1949.10.3 “你诞生的那一刻,我便会承认你”

苏联是响当当的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,没有之一。10月1日开国大典的当天下午,我国便向苏联递交照会,10月2日晚苏联正式回复,于次日互派使团。正是苏联迈开的第一步,让中国相继得到了一系列东欧社/会/主/义国家的承认,我们终于加入大家庭啦~


1950.2.14“神秘的日子,伟大的结盟”

是的,你没有看错,就是这个西方的情人节,中国与苏联签署了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》,废除了国民政府曾经与苏联签订的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【别看名字像,其实内容大不同】。这个新的条约奠定了中苏关系的未来走向,我们将在经济和军事等各个方面深入合作,成为板上钉钉的军事同盟。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盟友,也是目前为止的最后一个。

在这个日子,不知道太平洋对岸的人会怎么想呢?


1950年“我们最近捕了很多只雌的,好不容易捕到一只雄的,送给你们……”

这是北京市市长彭真致莫斯科市长信件里的话。捕到的是什么呢?当然就是国宝大熊猫啦。当然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租借法案,大熊猫是真的送出去的。也就是说,彭真信里的这只大熊猫加入了苏联国籍,成为了莫斯科动物园的居民。这只大熊猫一到苏联,就吸引了大拨的游客,据说首日访客就有十万人!苏联的各界都写信到北京感谢这份礼物。1957年的时候,中国又送出了一只雌的大熊猫“安安”给七年前出国的“平平”作伴,平平与安安,象征着中苏的友谊以及我们对未来的期望。


1950年“伏尔加河边听到长江水声,中国人民仰望克里姆林红星”

1950年维尔什宁作词、穆拉杰里谱曲的《莫斯科-北京》问世,一下获得如潮好评。这首歌也被翻成了中文,红遍了大江南北,是五十年代的流行曲目。1952年该曲获得斯大林奖。没什么好多说的,网易云音乐就有这首歌。去听听吧,那是那个时代两国人民的欢腾喜悦。


1955年“抬头看到那颗星星,就像看到我一样”

1955年的上海坐落了一座新的高楼——中苏友好大厦。因为笔者是上海人,所以可以多说道说道几句。中苏友好大厦在延安中路上,算是上海的市中心了。建筑富有苏联那种恢弘的特征,在别的楼房的映衬下,显得十分独特。现在尽管已经不叫中苏友好大厦这个名字了,但是顶上的金色星星依旧在,2001年还进行过修复。星星是鎏金的,货真价实,修复的时候就花了5000克的黄金。据说在落成之后,上海的建筑界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——任何建筑都不能超过中苏友好大厦,象征着我们的情谊之深厚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那颗美丽的金星都是上海的制高点,到哪里都能看见它。

我的一个同学告诉我说,她爸爸到现在都不会称呼那个房子“上海展览中心”,依然固执地叫她——中苏友好大厦。也许是她的爷爷曾经历过中苏友好的历史岁月,因此耳濡目染吧。


1950s“如果我们生产了两台先进的机器,那么一台在莫斯科,另一台在北京”

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百废待兴,工业体系薄弱而不完善,国民生活也很落后。苏联从斯大林时期一直到赫鲁晓夫时期,一直奉行着援华政策,到赫鲁晓夫时期达到了顶峰。

说到苏联援华,最著名的就是一五计划、156工程。一五计划是由中国提出,再有苏联进行复核、建议,最后由中国、苏联共同执行的一个国内生产计划。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,奠定了我国的工业基础和生产的完整性。不要看“产业链完整”几个字写起来多么容易,但是做起来却是难如上青天的。中国的工业基础几乎没有,就拿炼铝来说,你要有炼铝厂、矿石开采厂、铁路运输部门,那么苏联就要从如何炼铝、如何开采、如何建铁路等等方面来教。

一个国家帮助另一个国家建立工业体系,给予156个完备的工业部门,这放到现在都是一种奇迹,何况是上世纪呢?再加之战后苏联本身也在恢复的过程当中,真的是废了老力帮助中国的。而且,据说苏联不仅仅自己帮忙,还叫上了东欧的小伙伴们,让他们每一个人抽一个自己国家最好的工业部门送到中国去。尽管有经互会和莫洛托夫计划,苏联的重心依旧向中国倾斜。赫鲁晓夫时期有一份文件中记载着:“1951年的国际图书交换计划,增加给人民民主国家的寄书量,特别重视和中国的图书交流,他们和其他民主国家的图书交换量不必相等。”

这是什么?这是赤裸裸的偏心。

没有那时苏联的鼎力支持,也就不会有现在的“made in China”。


1950s“学习使我快乐”

说完了工业生产,接着讲讲教育方面。

大家上语文课是不是老师会先让大家读读课文,分分层次,然后思路梳理,重点段落讲解,划一划好词好句?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候,我们的语文课不是这么上的。学校教育更偏向私塾一些,语文课也就常常是同学老师你一句我一句进行讨论。那么这个语文课的上课套路是从哪学的呢?

苏联。一名苏联女教师到北京的一所小学访问,给中国同行们介绍了这个套路,再接着就是全国推进,中国开始了苏联式的教学方法。

中国人民大学,双一流,985,211,牛逼不用多说。当时是苏联帮助建立的。

建国以后我们学习苏联的高等院校设置方法,进行专科院校的建立。像什么农业大学这种一看名字就知道教啥的学校,很大的可能性是苏联帮过忙的。

据说现在很多大学数学系的学生都还经常用苏联的教科书。苏联人、俄罗斯人的数学很好。我老师说,是因为他们那里冷,冬天了没法出去玩,只能在家里烤火,光烤火没意思就做数学题,做着做着就很厉害了。




一些补充:

①红领巾:红领巾各个社/会/主/义国家都有,大家都学习了老大哥。只不过我们的系法不同,中国的红领巾打出来像领带,苏联的打出来像领结。

②“时刻准备着,为共/产/主/义事业而奋斗!”:也是标配,不过现在已经不剩下几个国家这么喊了。

③蜜月期海报:我知道我知道……任何文字都掩盖不住那些图片的骚……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搜一搜,真的很辣很震惊……据说因为现在的毛子不是恐同嘛,然后国外的一些LGBT团体就找啊找,找到了苏联时期的这些蜜月期宣传画,然后翻出来给毛子看,说:“你以前不这样啊,你以前不也挺gay……”


参考文献:《无奈的选择——中苏同盟的命运》、《朋友还是敌人?——1948~1972的中、苏、美关系》、《苏联专家在中国》、《中苏关系史纲》、《中俄关系的大情小事》、《北京与莫斯科的传统友谊》、《中俄建交60周年——1949~2009》

感谢看到这里的你~


评论(61)

热度(3026)

  1. 共380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